核心技术:自主研发的“KX-EnvAI 3.0”智能分析平台,集成光谱分析、物联网传感及机器学习算法,可实时监测PM2.5、VOCs等15类污染物,数据采集精度达0.1ppm,获国家环境监测总站认证。
行业应用:在半导体、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领域落地32个标杆项目,帮助苏州某纳米材料产业园实现污染物溯源效率提升400%,年减少非计划停机损失超800万元。
实验室全周期服务生态
设备运维:建立国内首个实验室仪器“云维保”平台,覆盖生物安全柜、PCR仪等6大类设备,提供远程诊断、预防性维护服务,关键设备修复时效行业领先(平均4小时响应)。
耗材管理:与碧某天、康某等头部品牌共建共享仓,创新推出“按需领用+智能补货”系统,帮助中科院某研究所降低耗材库存成本35%。
危废处置:开发RFID芯片追踪技术,实现实验废弃物从分类、暂存到资源化处置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,危险品回收率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42%。
环保综合解决方案
“环保管家”服务包涵盖碳排放核算、清洁生产审核等12项增值服务,独创的“企业环保健康指数(EHI)”评估模型,已为苏州工业园区500余家企业提供定制化降碳方案,客户续约率连续三年超95%。
研发投入:每年将营收的8%投入技术开发,建有2000㎡的环保技术实验室,拥有发明专利23项、实用新型专利58项,主导制定《实验室危化品智能回收系统技术规范》等2项行业标准。
资质认证:取得CMA环境检测资质、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,污染源监控系统通过欧盟CE认证,生物安全柜运维服务获FDA 21 CFR Part 11合规性认可。
行业认可:2025年入选“江苏省瞪羚企业”,连续三年获评“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技创新奖”,并成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环保产业联盟首批成员单位。
与苏州大学环境学院共建“智慧环境联合实验室”,在VOCs治理算法优化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,相关成果发表于《Environmental Science & Technology》。
同东南大学联合开发“实验室耗材循环再生技术”,使细胞培养皿等塑料耗材重复使用次数从行业平均3次提升至7次,技术入选2025年《国家绿色技术推广目录》。
与某康品牌合作推出“智能生物安全柜4.0”,集成风速自适应调节、HEPA滤网寿命预警等创新功能,在信达生物、药明康德等企业部署超300台。
为某虹半导体定制开发“晶圆厂特种气体监控系统”,实现ppb级气体泄漏检测,助力其通过台积电供应链ESG审核。
公共服务领域突破
承建苏州工业园区“环保大脑”项目,部署287套智能监测终端,构建起覆盖水、气、固废的立体化监控网络,助力区域PM2.5年均浓度下降至28μg/m³。
为上海张江某药提供实验室危废集中处置服务,年处理量达1500吨,资源化利用率突破65%,较传统填埋方式减碳7800吨/年。
绿色运营:公司运营中心采用光伏发电+储能系统供电,年减碳量达120吨;推行无纸化办公系统,纸张消耗量较2019年下降92%。
公益行动:发起“高校实验室安全护航计划”,累计为西部地区32所高校捐赠价值超500万元的安防耗材及培训服务。
人才培养:创立“科兴环保学院”,与职业院校联合培养环境监测技术人才,年输送专业技术员超200名,获评“江苏省产教融合示范企业”。
技术升级:2026年前完成量子传感技术在污染物监测领域的应用验证,检测灵敏度有望提升至ppt级。
市场拓展:启动“千县计划”,重点布局中西部工业园区,目标三年内覆盖80%的省级高新区。
生态构建: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成立“智慧环保产业创新联盟”,推动制定实验室服务机器人等行业新标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