浸没式液冷:算力时代的能效突围战
一、技术变革驱动力
全球数据中心年耗电量突破3500亿度(IEA数据),占全球总用电量1.5%。传统风冷PUE值普遍在1.5以上,而液冷技术可将PUE降至1.1以下。苏州科兴环保联合阿里云、浪潮推出“冷芯计划”,以生物降解冷却液+智能温控重构数据中心散热体系。
二、全链条技术突破
1. 植物基冷却液研发
材料特性:以蓖麻油衍生物为基材,导热系数0.65W/m·K(优于氟化液0.4),粘度仅1.8cP,生物降解率98%(OECD 301B标准)。
兼容性测试:
对铜、铝腐蚀速率<0.1μm/年;
介电强度45kV,保障电子元件安全。
2. 浸没式液冷机柜
结构创新:
模块化密封舱设计,单柜支持50kW高密度算力;
冷板与服务器一体成型,热阻降低70%。
部署案例:
阿里张北数据中心部署1000台液冷机柜,PUE低至1.08,年节电3800万度;
单柜散热成本从风冷的0.8元/W降至0.3元/W。
3. 余热梯级利用
热回收系统:60℃冷却液出水为园区供暖,替代燃气锅炉,能效比(COP)达8.2。
经济效益:天津某超算中心年回收余热50万GJ,满足10万㎡建筑供暖,年省燃气费1200万元。
三、产业生态构建
标准体系:主导制定《浸没式液冷数据中心设计规范》(GB/T 42739-2023),定义液冷介质、设备接口等18项关键技术指标。
循环经济:冷却液使用周期结束后,可降解为CO₂与水,无害化处理成本趋零。
市场前景:IDC预测,2025年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达1200亿元,渗透率超40%。